眼下正是小学入学报名季,今年北京启用了信息采集系统,并达成全市联网,不采集信息,没办法入学。这使得一些“非适龄”儿童父母左右为难,是早上?还是晚上?这是个问题。
想让孩子晚上学的增多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今年,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期间生的适龄儿童才有资格登记上小学。
得知这个规定,父母周女性和不到6岁的女儿非常失望。她女儿是2007年9月生的,和规定的期限只差不到1个月,由于不符合需要,不能不再多等一年上学。“这两天,女儿常常嘟着小嘴,问我为何她不可以像婴幼儿园大班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搞得我非常郁闷。”周女性说。
同样郁闷的还有赵女性,只不过她想让儿子晚上一年学。按说她儿子星星是2007年8月出生,正好赶上入学的“小尾巴”,应该庆幸,但她却愁眉苦脸。原来,星星个头比较矮,心智进步也不够成熟,每当婴幼儿园拓展活动时,他总跟不上趟儿。譬如上舞蹈课时,其他孩子都已经跳得非常熟练了,星星却只能乱挥手臂瞎比划;做游戏时,星星的注意力也明显不集中,捅捅左侧,碰碰右侧,甚至影响老师教学。
记者从多所婴幼儿园获悉,想早上或者晚上学的“非适龄”孩子每年都有,近两年来,“晚上学”现象有增多趋势。像孙瑞雪至尊孩子婴幼儿园预科班的50个孩子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年满6岁,但父母不愿其当年上学。
“早上”难,“晚上”影响不到
眼看今年小学入学信息采集时间过半,但“非适龄”儿童父母迟迟未动,他们怕填错了影响孩子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才有资格入学同意教育。依据这一规定,此次进行入学信息采集,假如年龄不够,系统根本不会受理。昨天,海淀区一位父母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
从当前情况看,“晚上学”的孩子暂未遭到影响。西城区父母黄女性透露,她儿子应该去年上小学,因为孩子在语言和控制情绪方面有不足之处,所以让孩子晚上一年。根据西城区的需要,上周,黄女性已将孩子“超龄”上学是什么原因写成书面声明,现场交至西城区招生考试中心,由招生考试中心从后台登录,生成验证码。凭借这个验证码,黄女性就能携带儿子去片内小学现场登记报名了。
针对延缓上学的孩子,各区县也颁布手段,需要父母提供适龄儿童的全家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材料。除此之外,西城、海淀等区县还需要父母提供书面声明,朝阳、丰台等区县则需要父母提供区县级医院或其他职能部门开具的有关证明。
据了解,除西城和海淀两区外,全市小学入学信息采集时间截止到5月31日。因各种缘由,未能如期进行信息采集的,各区县教委将设专门通道予以解决。
专家建议弹性入学
业内人士剖析,“非适龄”儿童入学现象说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愈加关注,特别是那些期望孩子晚上学的父母,他们更注意孩子的实质发育情况,是件好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出建议:应该在适合的机会修改《义务教育法》,让孩子弹性入学,不要纯以年龄界线为硬杠杠。是否适合上学,要看孩子的实质状况。
北京第一婴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觉得,入学时间应该“因人而异”,父母和老师可以综合孩子在婴幼儿园的语言、身体协调、为人处世能力进行判断,假如跟其他同龄孩子无明显差别,接近入学年限的孩子可以考虑早上学。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看来,男生不适合早于6岁上学,由于5岁男生的语言能力等于3岁半的女生,按现在的规范勉强入学,他们可能听不懂老师讲课,在课堂上也坐不住,致使男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成绩节节败退给女孩,“根据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父母送给男生最好的礼物就是晚上一年学。”
丰台二幼园长、丰台区政协委员游向红则表示,本市长期实行的“6岁入小学”的年龄界线不是随意定下来的,而是综合考虑了大部分孩子的心理、智商发育的情况。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从总体来看,还要定一个规矩,即明确入学界线,不然,实质操作起来将面临不少困难。